[收藏] 你对孩子是“真爱”还是“溺爱”?

逆流的鱼 阅读:797 2020-05-20 10:57:19 评论:0

带孩子更是认清自己

爱和溺爱的区别是啥?



是啊,每个父母都是“很爱很爱你,所以愿意,舍得为你”的同时,内心总有一点点担忧,我溺爱了吗?

我的回答很简单,爱和溺爱根本就是两个概念,绝对不是爱多了,就是溺爱。

1


溺爱的动机

谈到溺爱型的家长,我们经常会举例的就是,对待孩子毫无原则和底线,只要孩子一哭一闹,立马啥都可以了。

但大家有没有想过,透过现象,背后的动机是什么?

要我说啊,这类家长看似是“爱”孩子,其实是“爱”曾经未被满足的自己。



如果有时光隧道回到曾经的童年,我想一定可以看到一个从小被教育说“好孩子不哭”的小孩。

与其说,这样的父母是爱孩子,不如说他们在通过孩子治愈自己内心的小孩,那个曾经未被看到、未被温柔对待过的自己。

看似是处处为孩子着想,实则只是在满足自己内心情感的黑洞。

2


各种各样的溺爱

溺爱的形式有很多。

1、取悦型


餐厅吃饭时,朋友4岁的儿子拿着一辆汽车在桌子上一通玩,玩的兴奋了开始大叫,还准备爬上餐桌。

朋友也意识到了不妥,轻轻地和儿子说了一句,“别玩了,吃饭了”。孩子根本没听,继续玩自己的。

朋友和我抱怨,“男孩就是难带啊,不过我和儿子关系挺好的,就像朋友一样。我自己觉得有时不用太严格,爱与自由。



这类父母的溺爱体现在总怕孩子不喜欢自己,想和孩子做朋友。

如果去观察这类父母的日常,他们就是冲突回避型的,在生活中不仅仅对孩子,对家人、同事等等,都是属于“老好人”,即使这件事不对,但因为害怕说了破坏关系而选择闭嘴。

对于孩子的溺爱,本质上是家长自己的社交关系得不到滋养的代偿。



2、内疚型


有位朋友产假结束后就回公司上班了,当然舍不得啊,每天上班前孩子哭她也哭,这样大半年过去了,孩子还是每天会哭。

而更让她头疼的是,她感觉自己越来越不知道怎么给孩子立规矩了。给零食、看电视、要啥买啥,以前她会坚定不同意的事情,现在常常妥协。

她说,她看不得孩子哭,每次孩子一哭,她就深深内疚,觉得自己不该去上班。



内疚型的父母,总觉得自己亏欠孩子,一味满足孩子来弥补。

这种溺爱的本质是家长自身价值得不到实现的投射,当家长自身能量是虚弱的,尤其是母亲,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力量锚定到自己孩子身上。

孩子任何的反馈,都变成了自身价值的体现,于是,也就有了很多无谓的内疚。


3、无助型


一个看我公号的朋友,曾经半夜写了很长一封信给我,说家里的孩子才16个月,根本管不住。

就拿吃饭来说,吃饭前要三请四请;吃饭时要点兵点将,指挥妈妈拿各种玩具过来。妈妈稍微没执行到位,孩子立马大哭。

即使玩具都拿过来了,孩子有时也不领情,直接爬下餐椅,妈妈只能追在后面连哄带骗,直到最终不行,拿出撒手锏,“待会等你爸爸回来,我告诉你爸爸去!”



无助型的父母,可以尽自己所能去满足这个孩子,却从未尽力去建立原则。而且习惯性地把这份责任让出给其他人。

这样,他们就不必承担责任,可以理直气壮地说,这个孩子就是难带,我管不好。

本质上来说,这是偷懒和害怕负责的表现。


4、控制型


朋友每天尽心尽力帮孩子打点好一切,孩子现在10岁了,不用做家务,每天饭菜送到跟前,帮他选好衣服,搭配好颜色,真的啥都不需要操心。

朋友说,这辈子真的没啥好图的,这么辛苦就希望孩子能好。所以每次孩子成绩不好了,她就特别伤心。



这是典型的打着“爱”的名义在控制。

伴随这类溺爱,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就是,“你这样怎么对得起妈妈?妈妈这么辛苦为了谁?”

控制型的溺爱本质是家长自身内心焦虑失衡的体现。

他们对孩子的爱,其实只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,而一旦孩子的行为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,就变成了“控诉”。



2


溺爱的解决方案

看到这里,估计会有一些朋友默默对号入座,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“溺爱”的坑。

自然就会想,那怎么解决呢?

解决溺爱,绝对不是再也不给孩子爱,而是学会真正地爱。

那到底怎样才是真正地爱孩子?

爱是一种能力,有能力爱的人,首先需要爱自己,内心是充盈的,独立人格。

一条大河是从不会担心,给小溪浇灌一点就会“洪水泛滥”;而相反,空杯子里就几滴水,那么倒出来之前,必定瞻前顾后,害怕担心。

因此,父母自己内心先要完整,可以通过自己实现自己的成长,可以接纳自己未完成的遗憾,可以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。

他们不需要通过孩子来完成自己的成长,通过孩子来弥补自己的遗憾,甚至把孩子当成“自己”的一部分。



取悦型父母,记得提醒自己,我们有自己的爱人、朋友和生活,孩子未来也是。我们的人生都会有很多朋友,但孩子只会有一个妈妈或者爸爸,适当管教引导,是父母的责任。

内疚型父母,需要理解,每个人都先是“自己”,然后才是不同的角色。孩子的到来是为了丰富我们的角色,而不是替代其他所有角色。

让孩子看到我们在不同角色的切换,甚至是挣扎努力,反而更利于孩子的自我建立,和对各种亲密关系的理解。

无助型父母,要告诉自己,育儿也是一项“专项技能”,需要学习。可以学的慢一点,可以求助,但绝对不能懒。

不要打着“搞不定”的名义,将父母的责任拱手让人育儿最怕的不是做错,而是不做。

控制型父母,先停一停育儿,先把自己理顺。想想自己焦虑的事情,多追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挖掘到真正的源头。

这时,你就会发现,不是孩子不够好,而是你自己不够好,那不妨先改变自己,接纳自己,再来育儿。



判断“爱”还是“溺爱”,最简单的方式就是,当你在爱孩子时,我们内心是不是平衡快乐的?

健康的爱带来的就是心理愉悦。

而当你产生害怕、困惑、纠结时,那么就该停下来看看:自己是真的爱孩子,还是打着“爱”的名义满足自己内心的缺失?

我经常会有这样四个问题进行自查,也分享给你们:


  1. 我对于这件事的原则是什么?
  2. 我能否分清,爱这个人和不爱这个行为的区别?
  3. 我的人生中,自我价值的来源前三位是什么,有没有其他成就来源,而不只是孩子?
  4. 我能否明白,孩子的成就不是我的成就,或者至少不是我的全部成就来源?



内心充盈,三观坚定,自我评价高的父母,无论怎么爱,都不会是“溺爱”。

害怕困惑的时候,停一停育儿,先来爱自己,唤醒自己内心的孩子,好好聊一聊。

溺爱,从来都不是爱多了;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小孩缺爱的反噬。


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